020-39388591    18675872398
  • 旅游綜合體落地策劃
  • 溫泉旅游主題化-中山項目
  • 水上游樂全季化
  • 景區升級度假化
  • 海森文旅(旅游策劃公司)擔綱中國首家地心文化主題公園的旅游規劃、旅游策劃以及旅游規劃設計
  • 打造康養度假新高地(明月山項目)
旅游規劃設計

農業旅游規劃有哪些發展模式?

發布日期:2016-10-13
   農業旅游規劃根據資源依托、區位環境等側重點不同而不同。海森旅游規劃院總結了農業旅游規劃的七大發展模式。
  1.田園農業休閑模式
  該模式的主要吸引物是農村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以及特色農產品,并以此為基礎開發農業游、花卉游、牧業游等主題旅游活動,主要類型有田園農業游、園林觀光游、農業科技游、務農體驗游等。
  2.民俗風情休閑模式
  該模式的主要吸引物是農村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以此為基礎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節日慶典等旅游活動,主要類型有農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民族文化游、鄉土文化游等。
  3.農家樂模式
  該模式是農民利用自家房屋、自產農產品、周圍田園風光和自然景點來打造滿足游客食住行游購娛需求的旅游活動,以農業觀光、民俗文化、休閑娛樂、食宿接待、農事參與等農家樂類型為主。
  4.新農村建設模式
  該模式與政策相關性較大,以新農村格局為主要吸引物,借助農村大環境開發觀光休閑旅游活動,國內典型的有上海潘墊村、北京留民營、浙江花園村等。
  5.科普教育模式
  該模式主要利用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博覽園/博物館以及農業產品展覽館等,為游客了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等提供了平臺,主要有農業科技教育基地、農業博覽園、觀光休閑教育農業園等類型。
  6.回歸自然模式
  該模式的主要吸引物是農村的自然景觀、山水林木等,充分利用農村資源開發登山、森林浴、滑水、賞景等健康旅游活動,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露營地、自然保護區等類型較為常見。
  7.休閑度假模式
  該模式依托的是農村的鄉野風景和清新氣候,以田園景觀和民俗文化為基礎建設休閑娛樂設施,滿足游客游憩、度假、健身、娛樂等需求,以休閑度假村、休閑農莊、鄉村酒店等類型為主。

上一篇:旅游規劃責任為什么重大?

下一篇:溫泉規劃設計“十要”


日本中文一二区有码在线_无码网站黑人在线观看_99久e精品热线免费_啪啪视频全日本a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