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規劃設計
主題文化度假區旅游規劃與發展思路漫談——以浙江長興茶文化度假區為例
發布日期:2015-11-26
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轉型升級國內度假區的旅游規劃開發呈現一股熱潮,尤其是主題文化度假區的開發。然而,我國的度假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對于度假區的旅游規劃尚處于探索之中。本文以浙江省長興縣茶文化度假區為例,對主題文化度假區旅游發展思路進行探討。
長興縣位于浙江省最北端,隸屬湖州市,地處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東臨太湖,與蘇州、無錫隔湖相望,雄踞江蘇、浙江、安徽三省結合部。長興三面環山,一面臨湖,森林覆蓋率達46%,生態環境優良。境內擁有環太湖旅游區、碧巖、香山、顧渚山等風景區。茶文化度假區位于長興縣水口鎮內,由顧渚山、霸王潭景區、金山等部分組成。

一、長興茶文化度假區定位:國際茶文化度假區
境內顧渚山貢茶院遺址及摩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顧渚山以產“紫筍茶”聞名,自唐大歷五年(770)始列為貢茶,并專設貢茶院,是唐朝第一家皇家茶葉工場,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茶葉制造工場。長興縣的紫筍茶、金沙泉、紫砂壺,唐代時就已是貢茶、貢水、名壺,到宋朝更有“紫甌甲天下”的盛譽,堪稱茶事“品茗三絕”。時至今日境內仍保留了五百多畝的唐朝老茶樹,數量達兩萬多株,其價值不言而喻。
而陸羽寫作的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茶經》,是陸羽耗盡后半生大部分時間在長興寫作的。通過《茶經》,將普通的茶事向茶文化升華。因此,《茶經》的完成奠定了其在茶文化史上的極其重要地位,茶文化也因此得以在世界上,尤其是日本、韓國得到廣泛傳播。
所以,長興雖然不是野生茶發現地,但是將茶的文化集大成,實現茶文化的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長興是個起點。所以,站在這個角度,長興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因此依托茶文化的發源地與長興的山水環境,可將度假區定位為國際茶文化度假區。
二、度假區的旅游規劃建設
與普通的旅游區規劃相比,度假區最大的不同點在于,一是度假區內的交通已成為度假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只是到達景點的手段與途徑;二是度假區要滿足度假游客的體驗生活、健康生活需求。
度假是游客在度假區內體驗一種漫游式的生活方式。而度假區內漫游的交通體系則占據著決定性的地位。規劃在度假區內形成環線綠道體系,以公路環線為基礎形成自行車道和步游道。道路的寬度與等級根據流量進行規劃設計。除道路本身建設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道路兩旁配備各類服務設施、商店、自動售貨機、自行車租賃維修點、衛生間、浴室等,從而形成一個長度約50km的漫游道交通體系。通過漫游的交通連接度假社區、景點、城鎮等,從而使特色化的交通成為游客度假生活的重要內容。
度假主體以家庭為主要單位,這對度假酒店設計提出了革命性的要求,度假酒店的設計應當破除以標間設計為主的定勢思維,向度假公寓的設計方向發展。度假公寓的客房單元設計應當要照顧到家庭度假的特點及需要,重視家庭生活的功能需求。度假公寓的發展將是度假地發展的主力住宿產品之一。

三、茶文化度假區的功能分區
在功能分區上,根據現有的資源與環境承載狀況,可將其分為以下四個區域:
1、水口鎮及其周邊區域,通過旅游規劃成為服務中心,是游客的集散地,也是游客夜生活的中心,同時可以作為茶葉的交易市場、紫砂壺的制作與交易等場所。為團隊游客和大量散客活動中心,是大眾游客的消費場所。
在此定位下,需對水口鎮進行升級改造。首先要確定需要保護的建筑,既包括已經列為文保單位的建筑,同時還需要將未納入文保單位,但是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反映一定歷史階段的歷史文化的建筑納入保護之列。其次要保護街巷的肌理,主要通過對新建筑的控制,實現對區域內建筑風貌與空間格局的保護。
在確定保護內容前提下,在現有發展基礎上,對鎮上的街道進行改造,進行商業業態的優化調整,打造三條主題街,形成特色化度假服務小鎮。即一條紫砂壺主題街,形成紫砂壺的制作、銷售、展示街區,并與商店、餐飲、客棧、酒吧等相結合;一條茶文化主題街,形成茶葉制作、茶葉交易、品茶以及茶文化主題客棧街區;以及一條文革主題街。通過三條主題街結合多條巷道的打造,使水口鎮的特色與茶文化得以體現出來。
2、金山村及其西面田原區域,主要以金山村為中心形成鄉村田園度假區,可將整片區域命名為茶鄉人家。區域發展重點是通過土地流轉將分散的農戶與農家樂整合到金山村,并對現有農家樂進行改造升級,實現其向產業高端方向發展,實現其特色化與精致化。
對農家樂的改造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內容:首先是建筑風貌改造,對區域內現有的小洋樓進行改造,確實難以改造的可用建筑、樹木等進行遮蓋;其次是景觀改造,所有的農家樂需要恢復農家院落,并在農家院落外,在適宜種植茶葉的場地全部種植茶葉,使茶葉形成一種景觀形象;而農家院落內部則要實現立體花卉景觀,從地面到樓房上的窗戶、窗欄及圍墻擺放不同花卉盆景,實現至少三個季節可以看到花卉,花香與茶景可使現有農家樂的景觀品位得到極大提升。三是衛生改造,既包括農家院落內廁所、廚房等衛生狀況改善,也包括屋外周邊區域環境的整潔,垃圾的分類處理、回收等。四是屋內的空間改造,主要是對接待客房空間分配和房間的裝置、配置進行改造,滿足家庭化度假需求。五是農家樂產品改造,使游客在此不僅能夠品茶,還要有茶文化的展示,以及更多的茶文化活動體驗。通過從形式到內容,從景觀到產品的系列改造,使原本粗放的農家樂實現轉型升級,使其更加精致、更加符合現代生活的需求。
3、禪修金色度假區,鄉村田園度假區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場,而禪修金色則是面對中高端市場群體。規劃建設五星級度假酒店、禪修堂、禪茶院等。星級酒店以及禪修堂等建筑需用江南園林的手法構景,注重水、竹、石等小品景觀的構建與小環境內禪意氛圍的營造,使建筑既顯自然,又不失空靈;而建筑外圍區域則增加禪意小品,形成禪意景觀。
4、歷史文化展示區,包含貢茶院和霸王潭兩部分。在旅游規劃中將此區域建設成為朝圣、朝拜、觀光地區,恢復歷史文化遺跡,進行茶文化展示和演示,在景觀與建筑上講究莊嚴,體現其作為國際茶文化發源地的地位。

在歷史文化展示區和水源、生態的保護區定位下,需要將貢茶院和霸王潭內大批的農家樂搬遷到金山村茶鄉人家。并在現有停車場周邊形成一個圍合集散廣場,作為節慶活動的開展空間。目前,在清明節采茶前有采茶儀式,歷史上有祭(金沙)泉的文獻記載,可以深入挖掘本地其他節慶與祭拜活動,形成日?;谋硌?,實現多個儀式交替表演,從而將廣場打造成為節慶活動的展示和公眾活動的場所,以節慶活動展示和演繹茶文化。
通過對每個區域的資源分析與產業調整,明確各區域未來的發展方向,從入口向內部延伸,產品與設施逐步高端。同時,在每個區域內部,根據其環境可承載容量,將度假區劃分為禁止開發區、控制發展區、優化發展區與重點發展區。通過旅游規劃與管理的手段,維持度假區內生態環境的平衡,防止過度開發,實現其永續發展。
長興縣位于浙江省最北端,隸屬湖州市,地處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東臨太湖,與蘇州、無錫隔湖相望,雄踞江蘇、浙江、安徽三省結合部。長興三面環山,一面臨湖,森林覆蓋率達46%,生態環境優良。境內擁有環太湖旅游區、碧巖、香山、顧渚山等風景區。茶文化度假區位于長興縣水口鎮內,由顧渚山、霸王潭景區、金山等部分組成。

一、長興茶文化度假區定位:國際茶文化度假區
境內顧渚山貢茶院遺址及摩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顧渚山以產“紫筍茶”聞名,自唐大歷五年(770)始列為貢茶,并專設貢茶院,是唐朝第一家皇家茶葉工場,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茶葉制造工場。長興縣的紫筍茶、金沙泉、紫砂壺,唐代時就已是貢茶、貢水、名壺,到宋朝更有“紫甌甲天下”的盛譽,堪稱茶事“品茗三絕”。時至今日境內仍保留了五百多畝的唐朝老茶樹,數量達兩萬多株,其價值不言而喻。
而陸羽寫作的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茶經》,是陸羽耗盡后半生大部分時間在長興寫作的。通過《茶經》,將普通的茶事向茶文化升華。因此,《茶經》的完成奠定了其在茶文化史上的極其重要地位,茶文化也因此得以在世界上,尤其是日本、韓國得到廣泛傳播。
所以,長興雖然不是野生茶發現地,但是將茶的文化集大成,實現茶文化的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長興是個起點。所以,站在這個角度,長興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因此依托茶文化的發源地與長興的山水環境,可將度假區定位為國際茶文化度假區。
二、度假區的旅游規劃建設
與普通的旅游區規劃相比,度假區最大的不同點在于,一是度假區內的交通已成為度假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只是到達景點的手段與途徑;二是度假區要滿足度假游客的體驗生活、健康生活需求。
度假是游客在度假區內體驗一種漫游式的生活方式。而度假區內漫游的交通體系則占據著決定性的地位。規劃在度假區內形成環線綠道體系,以公路環線為基礎形成自行車道和步游道。道路的寬度與等級根據流量進行規劃設計。除道路本身建設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道路兩旁配備各類服務設施、商店、自動售貨機、自行車租賃維修點、衛生間、浴室等,從而形成一個長度約50km的漫游道交通體系。通過漫游的交通連接度假社區、景點、城鎮等,從而使特色化的交通成為游客度假生活的重要內容。
度假主體以家庭為主要單位,這對度假酒店設計提出了革命性的要求,度假酒店的設計應當破除以標間設計為主的定勢思維,向度假公寓的設計方向發展。度假公寓的客房單元設計應當要照顧到家庭度假的特點及需要,重視家庭生活的功能需求。度假公寓的發展將是度假地發展的主力住宿產品之一。

三、茶文化度假區的功能分區
在功能分區上,根據現有的資源與環境承載狀況,可將其分為以下四個區域:
1、水口鎮及其周邊區域,通過旅游規劃成為服務中心,是游客的集散地,也是游客夜生活的中心,同時可以作為茶葉的交易市場、紫砂壺的制作與交易等場所。為團隊游客和大量散客活動中心,是大眾游客的消費場所。
在此定位下,需對水口鎮進行升級改造。首先要確定需要保護的建筑,既包括已經列為文保單位的建筑,同時還需要將未納入文保單位,但是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反映一定歷史階段的歷史文化的建筑納入保護之列。其次要保護街巷的肌理,主要通過對新建筑的控制,實現對區域內建筑風貌與空間格局的保護。
在確定保護內容前提下,在現有發展基礎上,對鎮上的街道進行改造,進行商業業態的優化調整,打造三條主題街,形成特色化度假服務小鎮。即一條紫砂壺主題街,形成紫砂壺的制作、銷售、展示街區,并與商店、餐飲、客棧、酒吧等相結合;一條茶文化主題街,形成茶葉制作、茶葉交易、品茶以及茶文化主題客棧街區;以及一條文革主題街。通過三條主題街結合多條巷道的打造,使水口鎮的特色與茶文化得以體現出來。
2、金山村及其西面田原區域,主要以金山村為中心形成鄉村田園度假區,可將整片區域命名為茶鄉人家。區域發展重點是通過土地流轉將分散的農戶與農家樂整合到金山村,并對現有農家樂進行改造升級,實現其向產業高端方向發展,實現其特色化與精致化。
對農家樂的改造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內容:首先是建筑風貌改造,對區域內現有的小洋樓進行改造,確實難以改造的可用建筑、樹木等進行遮蓋;其次是景觀改造,所有的農家樂需要恢復農家院落,并在農家院落外,在適宜種植茶葉的場地全部種植茶葉,使茶葉形成一種景觀形象;而農家院落內部則要實現立體花卉景觀,從地面到樓房上的窗戶、窗欄及圍墻擺放不同花卉盆景,實現至少三個季節可以看到花卉,花香與茶景可使現有農家樂的景觀品位得到極大提升。三是衛生改造,既包括農家院落內廁所、廚房等衛生狀況改善,也包括屋外周邊區域環境的整潔,垃圾的分類處理、回收等。四是屋內的空間改造,主要是對接待客房空間分配和房間的裝置、配置進行改造,滿足家庭化度假需求。五是農家樂產品改造,使游客在此不僅能夠品茶,還要有茶文化的展示,以及更多的茶文化活動體驗。通過從形式到內容,從景觀到產品的系列改造,使原本粗放的農家樂實現轉型升級,使其更加精致、更加符合現代生活的需求。
3、禪修金色度假區,鄉村田園度假區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場,而禪修金色則是面對中高端市場群體。規劃建設五星級度假酒店、禪修堂、禪茶院等。星級酒店以及禪修堂等建筑需用江南園林的手法構景,注重水、竹、石等小品景觀的構建與小環境內禪意氛圍的營造,使建筑既顯自然,又不失空靈;而建筑外圍區域則增加禪意小品,形成禪意景觀。
4、歷史文化展示區,包含貢茶院和霸王潭兩部分。在旅游規劃中將此區域建設成為朝圣、朝拜、觀光地區,恢復歷史文化遺跡,進行茶文化展示和演示,在景觀與建筑上講究莊嚴,體現其作為國際茶文化發源地的地位。

在歷史文化展示區和水源、生態的保護區定位下,需要將貢茶院和霸王潭內大批的農家樂搬遷到金山村茶鄉人家。并在現有停車場周邊形成一個圍合集散廣場,作為節慶活動的開展空間。目前,在清明節采茶前有采茶儀式,歷史上有祭(金沙)泉的文獻記載,可以深入挖掘本地其他節慶與祭拜活動,形成日?;谋硌?,實現多個儀式交替表演,從而將廣場打造成為節慶活動的展示和公眾活動的場所,以節慶活動展示和演繹茶文化。
通過對每個區域的資源分析與產業調整,明確各區域未來的發展方向,從入口向內部延伸,產品與設施逐步高端。同時,在每個區域內部,根據其環境可承載容量,將度假區劃分為禁止開發區、控制發展區、優化發展區與重點發展區。通過旅游規劃與管理的手段,維持度假區內生態環境的平衡,防止過度開發,實現其永續發展。
下一篇:如何打造鄉村旅游度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