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場動態
我國“十三五”旅游發展開創全域旅游新局面
發布日期:2016-10-13
1月29日,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在“2016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表示,進入新的發展時期,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必須轉變旅游發展思路,變革旅游發展模式,創新旅游發展戰略,加快旅游發展階段演進,推動我國旅游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
在景點旅游的模式下,封閉的景點景區建設規劃、經營與社會是割裂的、孤立的,有的甚至是沖突的,造成景點內外“兩重天”。全域旅游就是要改變這種“兩重天”的格局,把一個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來建設,實現景點內外一體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處處是旅游環境。全域旅游是空間全景化的系統旅游,是跳出傳統旅游謀劃現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謀劃大旅游。
從景點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轉變,具體要實現7個轉變:
一是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管理到綜合目的地統籌發展轉變,拆除景點景區管理圍墻,實現多規合一,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旅游監管全覆蓋,實現產品營銷與目的地推廣的有效結合。
二是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實行分類改革,公益性景區要實行低價或免費開放,市場性投資開發的景區門票價格也要限高,堅決遏制景區門票上漲過快勢頭,打擊亂漲價和價格欺詐行為,改變我國旅游過度依賴門票收入的局面。
三是從導游必須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閉式管理體制向導游自由有序流動的開放式管理轉變,實現導游執業的自由化和法制化。
四是從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細高效旅游轉變,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給,引導旅游需求,實現旅游供求的積極平衡。
五是從封閉的旅游自循環向開放的“旅游+”融合發展方式轉變,加大旅游與農業、林業、工業、商貿、金融、文化、體育、醫藥等產業的融合力度,形成綜合新產能。
六是從旅游企業單打獨享到社會共建共享轉變,充分調動各方發展旅游的積極性,以旅游為導向整合資源,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推動建立旅游發展共建共享機制。
七是從部門行為向黨政統籌推進轉變,形成綜合產業綜合抓的局面。最終實現從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轉變。
在景點旅游的模式下,封閉的景點景區建設規劃、經營與社會是割裂的、孤立的,有的甚至是沖突的,造成景點內外“兩重天”。全域旅游就是要改變這種“兩重天”的格局,把一個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來建設,實現景點內外一體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處處是旅游環境。全域旅游是空間全景化的系統旅游,是跳出傳統旅游謀劃現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謀劃大旅游。
從景點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轉變,具體要實現7個轉變:
一是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管理到綜合目的地統籌發展轉變,拆除景點景區管理圍墻,實現多規合一,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旅游監管全覆蓋,實現產品營銷與目的地推廣的有效結合。
二是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實行分類改革,公益性景區要實行低價或免費開放,市場性投資開發的景區門票價格也要限高,堅決遏制景區門票上漲過快勢頭,打擊亂漲價和價格欺詐行為,改變我國旅游過度依賴門票收入的局面。
三是從導游必須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閉式管理體制向導游自由有序流動的開放式管理轉變,實現導游執業的自由化和法制化。
四是從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細高效旅游轉變,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給,引導旅游需求,實現旅游供求的積極平衡。
五是從封閉的旅游自循環向開放的“旅游+”融合發展方式轉變,加大旅游與農業、林業、工業、商貿、金融、文化、體育、醫藥等產業的融合力度,形成綜合新產能。
六是從旅游企業單打獨享到社會共建共享轉變,充分調動各方發展旅游的積極性,以旅游為導向整合資源,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推動建立旅游發展共建共享機制。
七是從部門行為向黨政統籌推進轉變,形成綜合產業綜合抓的局面。最終實現從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轉變。
上一篇:旅游景區未來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