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場動態
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該有一套怎樣的評價指標體系?
發布日期:2016-10-13
評價指標體系是推動全域旅游創建工作的指揮棒,是驗收檢查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的基本準繩和基本依據。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在《全域旅游大有可為》文章中提出的五個鮮明特征、四項基本標準、七個重要轉變,為制定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提出了原則要求和核心指標,國家旅游局創建示范區文件中也提出了要達到的主要指標。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標準,要以這些指標和要求為核心。那么,如何按照這些原則要求,制定具體評價指標體系?全域旅游示范區是一個綜合性的旅游目的地創建工程,其評價標準也是多方面和立體化,需要根據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特征進行系統設計。筆者認為,可從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六方面特點出發進行系統設計。
一是全域旅游示范區是旅游特色鮮明、吸引力強、產品業態豐富的旅游目的地,要在此方面設計相關評價指標。全域旅游示范區要有生命力,必須以特色為靈魂、以產品為基礎、以建設旅游目的地為目標。因此,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基礎是特色旅游產品及業態集聚,要有特色鮮明、類型多樣、豐富多彩、互補組合、合理分布的旅游產品集聚,形成吸引力、競爭力強的旅游目的地。要突出旅游的資源特色、產品特色、功能特色、文化特色、業態特色、景觀特色,通過各種特色提升吸引力。要形成空間上、時間上的差異分工有機組合,要通過旅游產品集聚性、多樣性、豐富性提升綜合競爭力和綜合效益。
指標包括:旅游產品和形象特色,要特色鮮明和有吸引力;旅游產品業態先進性,旅游產品業態與市場需求有很好的適應性和匹配性;旅游市場規模大、影響力強、覆蓋面寬;旅游產品豐富、組合良好;區域內不同地區旅游產品有差異性和互補性。要滿足多樣化旅游發展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推進旅游產品建設,構建多層次、特色化、高品質旅游產品體系。旅游要素要配置全域化,統籌建設特色旅游目的地,提供全過程體驗產品,全面滿足游客體驗需求,圍繞市場構建主打旅游產品,形成全域化旅游產品業態,打造公共服務便捷、旅游產品豐富、處處是風景、環境優美、便于自駕自助旅游的優秀旅游目的地。
二是全域旅游示范區是旅游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完善配套的高品質旅游目的地,要在此方面設計相關評價指標。適應大眾化、社會化、自主化的旅游發展需要,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要有配套完善的旅游交通等基礎設施體系、公共服務體系來支撐。交通、旅游廁所等公共服務設施全域覆蓋,智慧旅游設施和服務全域覆蓋等是全域旅游發展的基礎條件。注重公共服務系統配套,注重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整體優化。
根據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建設要求,指標選擇可以包括:要有便捷的交通,城市及國道、省道至主要旅游區、重點旅游城鎮、旅游鄉村要有便捷的交通連接和交通服務,城市與景區之間要有便捷的交通設施和運輸組織,從機場、車站、碼頭到主要景區公路交通要無縫對接;要有便捷的旅游集散與咨詢服務體系,在3A級以上景區、重點旅游城鎮、重點鄉村旅游區以及機場、車站、碼頭等建設旅游咨詢中心。鼓勵依托城市綜合客運樞紐和道路客運站點,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逐步實現重點旅游景區、旅游城市、旅游線路、旅游咨詢服務全覆蓋;旅游廁所、停車場、環保設施等公共服務體系要完善,旅游廁所數量充足、質量達標、全域覆蓋;要有完善的快行漫游的自駕車、自行車、自助游服務體系,主要旅游交通干線要優化環境形成風景道,有必要的要配套旅游交通標識和營地等服務,做到服務便利、旅游標識完備、公共信息完善;要有完善的旅游信息服務體系,實現重點旅游場所WIFI全覆蓋。使示范區形成新型的目的地,形成一個旅游相關要素配置完備、能夠全面滿足游客體驗需求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開放式旅游目的地,能夠全面動員、全面創新、全面滿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
三是全域旅游示范區是旅游業優勢突出、地位凸顯、綜合功能強大的區域,要在此方面進行旅游規劃和設計相關評價指標。全域旅游示范區,一般都是旅游資源富集、品位高,旅游業優勢突出,是這些區域的主導產業、主體功能、主打品牌。因此,驗收全域旅游示范區,就要評估旅游對當地發展的貢獻。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旅游業發展水平,應至少高于全國旅游業發展的平均水平,旅游業對地方發展的貢獻程度也應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指標選擇重點包括:旅游業對當地經濟發展的綜合貢獻,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旅游業對當地就業的貢獻,直接就業和綜合就業在全社會就業中的占比;旅游對當地扶貧和富民增收的貢獻,評價旅游脫貧人口和富民貢獻度。此外,評估旅游對當地經濟增長的貢獻、對財政稅收的貢獻等。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評估旅游對當地人民幸福感、生態環境建設、文化保護傳承等方面的貢獻。要根據全域旅游特點,拓展統計范圍,創新統計監測評價體系,按照旅游新業態、新特點設置評價指標。
四是全域旅游示范區是突出旅游改革創新、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保障措施得力的區域,要在此方面設計相關評價指標。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核心和考核重點是要突出對旅游業的高度重視,突出旅游的改革創新,要強化對推進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所采取的各種改革創新舉措的評估考核。李金早局長的文章和國家旅游局的創建文件,突出了創建的改革創新,是基本準則。要按照李金早局長提出的“七個轉變、四項基本要求、五個顯著特點”的總體要求,重點推出對全域旅游保障措施方面的考核檢查。各地的改革創新側重點可以各有不同,推進的綜合管理和綜合執法,內容和方式也可以多種多樣,實現的路徑也可以因地制宜。
指標選擇重點包括:是否編制創建全域旅游規劃、實施方案、推進意見、地方標準等文件,是否做好創建工作的頂層設計、形成路線圖和施工圖;是否以申報的省、市(州)縣人民政府為主體,是否構建推動全域旅游的領導機制,是否作為當地的總體戰略來整體推進,加強黨委政府的領導,納入地方黨委政府考核,明確責任分工,加強考核督辦;是否根據實際需要,重點圍繞適應旅游發展綜合產業發展和綜合執法需求,因地制宜推進旅游委、旅游功能區、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等綜合管理綜合執法的體制機制,是否建成旅游數據中心,是否推進多規合一改革等;是否設立專項經費推進全域旅游發展,是否制定相關政策支持全域旅游創建,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開展全域旅游相關的培訓等;是否將發展全域旅游納入當地發展戰略,作為重點戰略和工程加以推進等。
五是全域旅游示范區是安全、文明、有序,游客和當地居民都滿意的旅游目的地,要在此方面設計相關評價指標。全域旅游示范區,安全、文明和市場規范有序是基本的底線,游客和當地居民滿意是創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以提高游客滿意度、增強當地居民幸福感為目標打造旅游環境。
指標選擇重點包括:一是要確保旅游安全??疾焓欠裼行娀踩庾R,落實安全責任,健全旅游安全設施設備,強化安全保障措施,努力消除安全隱患,提高保險保障水平,完善應急救援體系,編織安全防護網,覆蓋各環節,讓游客能游得放心,游得安心。二是要有效整治規范旅游市場,考察是否形成綜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建立市場監督的長效機制,推動建立旅游誠信體系,采取有效措施,通過一系列“組合拳”,明顯遏制旅游市場亂象,考核投訴及處理情況。做到旅游各個環節運行井然有序,讓游客愿消費、敢消費、放心消費,高興而來、滿意而歸。三是要有效推進文明旅游,推動旅游者文明出游,旅游企業誠實守信,從業人員服務至誠。旅游者普遍做到“講安全、講禮儀、講衛生,不大聲喧嘩、不亂寫亂畫、不違法違規”;旅游企業普遍做到講信譽、重品牌、有擔當;從業人員普遍做到自覺宣傳文明旅游,自覺引導游客文明旅游。有“三俗”等不文明旅游現象,影響惡劣的,扣分或者不能通過驗收。四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游客和當地居民滿意度,考察相關的調查評估指標,特別不滿意的扣分。五是推進旅游便利化,讓“咫尺天涯”變成“天涯咫尺”,實現“說走就走的旅行”。
六是全域旅游示范區是生態環境景觀保護良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的區域,要在此方面設計相關評價指標。全域旅游是一種積極有效的開發性保護模式,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要整體優化環境、優美景觀,推進全域景區化,更好地疏解和減輕核心景區承載壓力,更好地保護核心資源和生態環境,形成處處是景觀,處處可以欣賞美、傳播美的旅游環境。
指標選擇重點包括:在全域旅游規劃建設中,是否劃定保護紅線,確保生態底線,是否制定自然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措施;在旅游規劃、項目建設和產品開發等中,是否進行旅游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是否發揮環境影響評價和規劃對旅游開發的約束作用,規范景區景點開發亂象和過度建設,推動創新綠色旅游產品體系建設,構建促進綠色旅游消費的制度體系;是否測算重點旅游區環境容量,是否形成旅游環境容量控制機制,采取有效措施;是否大力推進旅游節能減排和發展生態旅游;是否引導游客綠色出行和綠色消費。針對存在亂建設、亂開發現象以及怪異建設、不協調建設,對存在開發亂象、嚴重破壞綠色旅游環境的區域,扣分或者不能通過驗收。
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要以標準為基本準繩。需要認真研究,盡快形成行業標準,并同步推進形成國家標準,以標準化推進全域旅游創建工作的專業化、規范化和持續化。各地也可以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編制有針對性的地方標準,鼓勵各地探索公眾、專家評判和基于事實的量化評判相結合的評估標準和辦法。
一是全域旅游示范區是旅游特色鮮明、吸引力強、產品業態豐富的旅游目的地,要在此方面設計相關評價指標。全域旅游示范區要有生命力,必須以特色為靈魂、以產品為基礎、以建設旅游目的地為目標。因此,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基礎是特色旅游產品及業態集聚,要有特色鮮明、類型多樣、豐富多彩、互補組合、合理分布的旅游產品集聚,形成吸引力、競爭力強的旅游目的地。要突出旅游的資源特色、產品特色、功能特色、文化特色、業態特色、景觀特色,通過各種特色提升吸引力。要形成空間上、時間上的差異分工有機組合,要通過旅游產品集聚性、多樣性、豐富性提升綜合競爭力和綜合效益。
指標包括:旅游產品和形象特色,要特色鮮明和有吸引力;旅游產品業態先進性,旅游產品業態與市場需求有很好的適應性和匹配性;旅游市場規模大、影響力強、覆蓋面寬;旅游產品豐富、組合良好;區域內不同地區旅游產品有差異性和互補性。要滿足多樣化旅游發展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推進旅游產品建設,構建多層次、特色化、高品質旅游產品體系。旅游要素要配置全域化,統籌建設特色旅游目的地,提供全過程體驗產品,全面滿足游客體驗需求,圍繞市場構建主打旅游產品,形成全域化旅游產品業態,打造公共服務便捷、旅游產品豐富、處處是風景、環境優美、便于自駕自助旅游的優秀旅游目的地。
二是全域旅游示范區是旅游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完善配套的高品質旅游目的地,要在此方面設計相關評價指標。適應大眾化、社會化、自主化的旅游發展需要,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要有配套完善的旅游交通等基礎設施體系、公共服務體系來支撐。交通、旅游廁所等公共服務設施全域覆蓋,智慧旅游設施和服務全域覆蓋等是全域旅游發展的基礎條件。注重公共服務系統配套,注重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整體優化。
根據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建設要求,指標選擇可以包括:要有便捷的交通,城市及國道、省道至主要旅游區、重點旅游城鎮、旅游鄉村要有便捷的交通連接和交通服務,城市與景區之間要有便捷的交通設施和運輸組織,從機場、車站、碼頭到主要景區公路交通要無縫對接;要有便捷的旅游集散與咨詢服務體系,在3A級以上景區、重點旅游城鎮、重點鄉村旅游區以及機場、車站、碼頭等建設旅游咨詢中心。鼓勵依托城市綜合客運樞紐和道路客運站點,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逐步實現重點旅游景區、旅游城市、旅游線路、旅游咨詢服務全覆蓋;旅游廁所、停車場、環保設施等公共服務體系要完善,旅游廁所數量充足、質量達標、全域覆蓋;要有完善的快行漫游的自駕車、自行車、自助游服務體系,主要旅游交通干線要優化環境形成風景道,有必要的要配套旅游交通標識和營地等服務,做到服務便利、旅游標識完備、公共信息完善;要有完善的旅游信息服務體系,實現重點旅游場所WIFI全覆蓋。使示范區形成新型的目的地,形成一個旅游相關要素配置完備、能夠全面滿足游客體驗需求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開放式旅游目的地,能夠全面動員、全面創新、全面滿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
三是全域旅游示范區是旅游業優勢突出、地位凸顯、綜合功能強大的區域,要在此方面進行旅游規劃和設計相關評價指標。全域旅游示范區,一般都是旅游資源富集、品位高,旅游業優勢突出,是這些區域的主導產業、主體功能、主打品牌。因此,驗收全域旅游示范區,就要評估旅游對當地發展的貢獻。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旅游業發展水平,應至少高于全國旅游業發展的平均水平,旅游業對地方發展的貢獻程度也應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指標選擇重點包括:旅游業對當地經濟發展的綜合貢獻,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旅游業對當地就業的貢獻,直接就業和綜合就業在全社會就業中的占比;旅游對當地扶貧和富民增收的貢獻,評價旅游脫貧人口和富民貢獻度。此外,評估旅游對當地經濟增長的貢獻、對財政稅收的貢獻等。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評估旅游對當地人民幸福感、生態環境建設、文化保護傳承等方面的貢獻。要根據全域旅游特點,拓展統計范圍,創新統計監測評價體系,按照旅游新業態、新特點設置評價指標。
四是全域旅游示范區是突出旅游改革創新、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保障措施得力的區域,要在此方面設計相關評價指標。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核心和考核重點是要突出對旅游業的高度重視,突出旅游的改革創新,要強化對推進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所采取的各種改革創新舉措的評估考核。李金早局長的文章和國家旅游局的創建文件,突出了創建的改革創新,是基本準則。要按照李金早局長提出的“七個轉變、四項基本要求、五個顯著特點”的總體要求,重點推出對全域旅游保障措施方面的考核檢查。各地的改革創新側重點可以各有不同,推進的綜合管理和綜合執法,內容和方式也可以多種多樣,實現的路徑也可以因地制宜。
指標選擇重點包括:是否編制創建全域旅游規劃、實施方案、推進意見、地方標準等文件,是否做好創建工作的頂層設計、形成路線圖和施工圖;是否以申報的省、市(州)縣人民政府為主體,是否構建推動全域旅游的領導機制,是否作為當地的總體戰略來整體推進,加強黨委政府的領導,納入地方黨委政府考核,明確責任分工,加強考核督辦;是否根據實際需要,重點圍繞適應旅游發展綜合產業發展和綜合執法需求,因地制宜推進旅游委、旅游功能區、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等綜合管理綜合執法的體制機制,是否建成旅游數據中心,是否推進多規合一改革等;是否設立專項經費推進全域旅游發展,是否制定相關政策支持全域旅游創建,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開展全域旅游相關的培訓等;是否將發展全域旅游納入當地發展戰略,作為重點戰略和工程加以推進等。
五是全域旅游示范區是安全、文明、有序,游客和當地居民都滿意的旅游目的地,要在此方面設計相關評價指標。全域旅游示范區,安全、文明和市場規范有序是基本的底線,游客和當地居民滿意是創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以提高游客滿意度、增強當地居民幸福感為目標打造旅游環境。
指標選擇重點包括:一是要確保旅游安全??疾焓欠裼行娀踩庾R,落實安全責任,健全旅游安全設施設備,強化安全保障措施,努力消除安全隱患,提高保險保障水平,完善應急救援體系,編織安全防護網,覆蓋各環節,讓游客能游得放心,游得安心。二是要有效整治規范旅游市場,考察是否形成綜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建立市場監督的長效機制,推動建立旅游誠信體系,采取有效措施,通過一系列“組合拳”,明顯遏制旅游市場亂象,考核投訴及處理情況。做到旅游各個環節運行井然有序,讓游客愿消費、敢消費、放心消費,高興而來、滿意而歸。三是要有效推進文明旅游,推動旅游者文明出游,旅游企業誠實守信,從業人員服務至誠。旅游者普遍做到“講安全、講禮儀、講衛生,不大聲喧嘩、不亂寫亂畫、不違法違規”;旅游企業普遍做到講信譽、重品牌、有擔當;從業人員普遍做到自覺宣傳文明旅游,自覺引導游客文明旅游。有“三俗”等不文明旅游現象,影響惡劣的,扣分或者不能通過驗收。四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游客和當地居民滿意度,考察相關的調查評估指標,特別不滿意的扣分。五是推進旅游便利化,讓“咫尺天涯”變成“天涯咫尺”,實現“說走就走的旅行”。
六是全域旅游示范區是生態環境景觀保護良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的區域,要在此方面設計相關評價指標。全域旅游是一種積極有效的開發性保護模式,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要整體優化環境、優美景觀,推進全域景區化,更好地疏解和減輕核心景區承載壓力,更好地保護核心資源和生態環境,形成處處是景觀,處處可以欣賞美、傳播美的旅游環境。
指標選擇重點包括:在全域旅游規劃建設中,是否劃定保護紅線,確保生態底線,是否制定自然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措施;在旅游規劃、項目建設和產品開發等中,是否進行旅游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是否發揮環境影響評價和規劃對旅游開發的約束作用,規范景區景點開發亂象和過度建設,推動創新綠色旅游產品體系建設,構建促進綠色旅游消費的制度體系;是否測算重點旅游區環境容量,是否形成旅游環境容量控制機制,采取有效措施;是否大力推進旅游節能減排和發展生態旅游;是否引導游客綠色出行和綠色消費。針對存在亂建設、亂開發現象以及怪異建設、不協調建設,對存在開發亂象、嚴重破壞綠色旅游環境的區域,扣分或者不能通過驗收。
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要以標準為基本準繩。需要認真研究,盡快形成行業標準,并同步推進形成國家標準,以標準化推進全域旅游創建工作的專業化、規范化和持續化。各地也可以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編制有針對性的地方標準,鼓勵各地探索公眾、專家評判和基于事實的量化評判相結合的評估標準和辦法。
下一篇:全域旅游開發的四大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