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9388591    18675872398
  • 旅游綜合體落地策劃
  • 溫泉旅游主題化-中山項目
  • 水上游樂全季化
  • 景區升級度假化
  • 海森文旅(旅游策劃公司)擔綱中國首家地心文化主題公園的旅游規劃、旅游策劃以及旅游規劃設計
  • 打造康養度假新高地(明月山項目)
旅游經營管理

臺灣旅游網站發展歷程

發布日期:2017-06-13

文/Kevin Tsai

網絡科技帶來快速與便利,而旅游產業也是因為結合了網絡而更加蓬勃發展。每天都有人在網絡上搜尋旅游資訊,根據臺灣Google在2013年表示:有88%的臺灣人會在旅游前先上網查詢資料,而且臺灣的旅游相關搜尋以年增率50%的高速成長,平均每0.04秒就有人在Google搜尋旅游相關訊息;另外在手機上的旅游資訊搜尋量,年增率更高達160%。本篇就用三種旅游網站類型描述發展沿革并制成臺灣旅游網站發展記事表給大家參考。

2008年時寫過幾篇旅游網站的分析,分別以Alexa排名、旅游媒體網站、旅游EC網站、旅游2.0網站及旅游部落格網站來做分類,如今已過了七年,網絡發展更為快速,有的持續穩定發展,有的重組改版,也有關站、停擺或是被并購。以目前的趨勢來看,旅游網站還是以三大類為主:旅游媒體內容網站、旅游社群網站及旅游EC網站,不過也有一些是包含兩種以上的類型,底下就來看一下這三大旅游網站類型在臺灣的演進介紹。

旅游媒體內容網站(Travel Content Media)

一開始臺灣最早出現的旅游網站類型是在入口網站內的旅游頻道里,以文字+超連結排列一個黃頁的呈現模式,后來才加入了旅游新聞及景點內容,1997年創立的“臺灣旅游聯盟”算是最早旅游媒體內容網站的代表,是以臺灣旅游景點為主的資訊網站,不過在2008年時因經營不善而賣給“旅游王Travel King”。早期同樣以臺灣旅游資訊為主的還有“大臺灣旅游網”及“美美美旅游網”,其中2002年成立的“大臺灣旅游網”到目前都還有不錯的流量表現。另外原本為紙本雜志的“MOOK”及“TO’GO TRAVEL”也在2000年成立網站,把部份雜志內容放在網絡上呈現。

旅游平臺網站也是旅游媒體內容網站的一種,2001年成立的“蕃薯藤旅游網”Yam Travel是當時的代表,由于大部份的旅行社在那時自己的官網都很陽春,也不知該如何在網絡上宣傳,2003年9月我加入Yam Travel開始進行改版,也配合當時旅行社用最多的“科威”后臺管理系統,讓旅行社可以直接透過這系統上產品到Yam Travel的前臺呈現,沒有使用“科威”后臺管理系統的也可以透過Yam Travel的后臺上架,利用入口網站的大流量讓更多消費者看到合作旅行社的產品,不過當時尚未串接金流,所以只有提供訂購需求單給旅行社去與消費者聯絡后處理,Yam Travel這種每月收取上架費的模式持續了差不多兩年,2005~2006年時各旅行社的網站越來越健全,串接刷卡金流越來越普遍,這時旅行社要的是能導回自己官網的流量,且不想再花大量時間繁復的上架產品,2005年3月我加入“旅游經 Travelrich”,11月推出只要上產品名稱+超連結的快速上架系統,對旅行社以點擊(Click)收費,這樣就能滿足當時中小旅行社的行銷需求。#p#分頁標題#e#

另外新聞網站中的旅游新聞頻道其實不能算是一個旅游網站,頂多也是旅游網站中的一個單元,不過近年來“Content is king”及“Content Marketing”越來越有影響力,單調的POI(Point of interest)資訊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所以創造易于被分享的有感內容才是王道,像2011年成立的“ETtoday 東森旅游云”、2012年成立的“Yam輕旅行”及2013年成立的“欣旅游”都有不錯的策展內容。還有一家在那斯達克 Nasdaq 上市且2007年底進入臺灣的“Travelzoo旅游族”,這是一家沒有旅游新聞及旅游資訊(景點介紹方面),不是旅行社,也不販售旅游商品,而是由一批專業的旅游編輯,每周搜尋、比較及測試預訂各種旅游產品,然后推薦到有訂電子報的消費者,所以擁有大量的精準旅游族群。

旅游社群網站(Travel Community)

說到旅游社群網站,我想老一輩的旅游愛好者都知道1999年成立的“Anyway旅游網”,早期很受歡迎,并且互動討論黏度很高,在2005年就擁有超過20萬會員,也曾經站上臺灣旅游網站的第一名,不過Blog網站興起及Yahoo奇摩知識+的快速成長,終就未因應市場而調整網站模式以及在2007年改版失敗,而在2008年中賣給獵首行銷,但以目前Alexa排名來看,排在150萬名后的確已經沒落了。2004年異軍突起的“背包客?!本蛥柡α?,雖然一開始用簡單的討論區模式上線,是少數沒有成立公司且不以營利為首要目的的,靠的只是創辦人“小眼睛先生”及另外一位伙伴的堅持,以及廣大旅游愛好者的版主共同維護,到目前為止仍是在臺灣黏度最高的旅游社群網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時,當時時報旅游的總經理老夫子姐姐、查理王及工頭堅共同利用Blog行銷并推出了部落格旅行團,應該是運用社群媒體揪旅游團的先驅。2005年底“旅游經 Travelrich”除了產品快速上架系統外,也開發了專屬旅游的部落格平臺以及相簿,同時我也找查理王來一同推動部落格行銷,還有Yahoo在尚未推出新聞RSS訂閱的時后,“旅游經 Travelrich”就推出了旅游商品的RSS訂閱服務,所以可以說2005年是開啟了Travel2.0的元年,當時“旅游經 Travelrich”在Alexa的排名也超越了Anyway及并與背包客棧相當,不過繼我與查理王離開后,在2008年因為改版失敗而訪客逐漸流失。

在臺灣的旅游社群網站看起來比較成功的只有“背包客?!?,其他黏度較高的都落在像Mobile 01或是PTT旅游版這類的討論區,原本雄獅旅游的部落格平臺也一度在2009年9月份的創市際ARO網絡收視率調查,在旅游類子網域網站排名第四名,僅次于易游網、大臺灣旅游網及雄獅旅游EC網站,后來也是因公司內部IT資源分配不均而可惜荒廢了。#p#分頁標題#e#

旅游EC網站(Travel Commerce)

在臺灣所謂的旅游EC網站(旅游電子商務)如果只是販售飯店住宿、門票、餐券或是泡湯等票券,是不需要有旅行社執照的,但根據發展觀光條例第55條規定,只要銷售有關旅游專業知識的機票、或是含交通包裝的旅游產品,就必須要領有旅行社營業執照。

2000年左右時大部份的旅行社網站都未串金流,縱使有也只有幾家可以直接訂房或訂機票,其他像團體旅游及自由行產品都還是用預訂需求單或是電話訂購,因為當時的電腦訂位系統 CRS(Computer Reservations Systems )或是全球分銷系統商GDS(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大部份都還僅在旅行社內部操作,并未串接到前臺給消費者使用。

什么是CRS與GDS呢?在1960~1970年代時航空公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人工處理業務及保存訂位訊息,美國航空公司(AA)就和IBM共同創建了機位庫存控制系統ICS(Inventory Control System),供AA內部使用,這就是知名的航空系統Sabre,不過美國國內航空發展迅速,航空公司擴充人力也無法解決大量的需求,故當時美國航空公司與聯合航空公司首先開始在其主力旅行社裝設其各自之訂位電腦終端機設備,以供各旅行社自行操作訂位,ICS就轉變成給外部旅行社使用的電腦訂位系統 CRS,在臺灣旅行社常使用的CRS就是AMADEUS、GALILEO及ABACUS。隨著全球旅游經濟起飛,CRS經過發展壯大、合并、重組,功能不斷增強,并加入提供更多的交通、住宿、餐飲、娛樂等旅行服務,而演變成為全球分銷系統GDS。底下這張簡單的圖應該會比例清楚了解資訊串接的流程:

在臺灣最早有比較完善的線上訂購機制應該是1997年成立的“玉山國際航空票務中心”,1999年與加利略(Galileo)GDS合作,網友可直接在“玉山國際航空票務中心”的網頁上直接訂位,不再需要由航空公司或旅行社代訂,但付費開票仍是離線作業,只能采信用卡傳真或劃撥等方式,因為當時線上直接刷卡如要比較安全的SET付款機制,網友需安裝電子錢包,但錢包的普及率仍相當低。1999~2000年易飛網及易游網相繼成立,提供全方位的旅游產品在網絡上開賣,臺灣的消費者開始慢慢接受上網瀏覽及購買旅游商品,之后還有英業達集團及幾家旅行社合開的“錸捷旅游網”、訊連科技與行家旅行社合作的百羅網(2003年被Zuji足跡并購),再來就是從易游網出走的一些主管在2003年1月由燦坤集團投資一起創辦成立了燦星旅游網。

真正的讓網絡旅行社快速的成長應該就是在2003年了,由于當年2月~6月SARS疫情在臺灣大爆發,大家幾乎都不敢出國旅游,只能在家上旅游網站過干癮,但6月疫情一過,各家航空公司推出旅游優惠使得旅行社生意爆量,特別是網絡旅行社,當時縱使還不太習慣線上即時刷卡,下需求單的還是如雪片般飛來,光易游網一家一天可以接到超過500張訂單要去峇里島,每張訂單至少2個人,航空公司加班機一直開,其他傳統旅行社原本因SARS疫情有的裁員有的減薪,撐不下去就倒,挺得過來再加上有意識看到這波網絡浪潮并加碼投資網絡科技的就屬雄獅旅行社。接下來就是Yahoo奇摩在首頁開辟旅游廣告專區,成為各大網絡旅行社爭取并廝殺的戰場,縱使五條文字連結的版位從每條每年廣告費用1000萬元起跳,逐年漲價25%,各大網絡旅行社還是趨之若鶩,畢竟計算下來每個Click約3NTD左右,除了轉換訂單之外,導流量及打品牌是最大的效益,不過到了2008年9月,雄獅旅行社退出Yahoo奇摩首頁的旅游專區,主要原因是發現品牌已經打響,網友如果找不到雄獅旅行社的廣告連結就會自主性搜尋進來。#p#分頁標題#e#

以上是三種旅游網站類型在臺灣的發展過程,還有一種是比價型的旅游網站,臺灣第一個旅游產品比價網站是2001年成立的“TaiwanGo全球旅游網”,一開始抓取各大旅行社的機票產品擺在網頁上呈現比價,以當時的技術算是非常創新的做法,可惜當年使用的人數不多,再加上各大旅行社觀念封閉,怕資料被抓取就想辦法封鎖,所以慢慢的讓這功能就無法發揮。2003年時還有一家“銀河系旅行社”,一樣用抓取把各家旅行社的行程資料并用iFrame的方式套到網站里,只是他們是也一家旅行社,主要是客人想要什么商品,銀河系旅行社都可以代辦。2007年成立的“Fun Time 玩時間”全方位的旅游產品比價平臺,不僅可以比機票及飯店,還可搜尋比較各大旅行社的旅游團,消費者比完后點入購買時就會導到該旅行社的產品網頁,近期也推出了租車比價,還真的蠻方便的,較可惜的是對于網站社群機制這個區塊似乎沒有深入的發展。底下就是臺灣旅游網站發展記事表~~

目前旅行社網站發展比較好的還是雄獅旅游、可樂旅游、易游網、易飛網、東南旅游及燦星旅游,各家營收還是來自于機票及旅游團,旅游媒體內容網站的部份就屬“Yahoo奇摩旅游”頻道、“ETtoday 東森旅游云”及“Yam輕旅行”經營得最好,另外雄獅集團欣傳媒之下的“欣旅游”正朝著旅游愛好者社群的方向經營。

這兩三年來也有一些新創的旅游網站,而且都有不錯的UI介面,例如Dear b&b、Tripresso旅游咖、Niceday玩體驗及KKday,底下就簡單的介紹一下:

“Dear b&b”是由兩個喜愛旅游的七年級女孩所成立的,特別從使用者角度出發的精致旅宿指南,透過親身探訪與獨特的三心允諾(安心、貼心、歡心)評鑒機制,遴選全臺優質民宿與旅店,主打22~35歲的未婚女性族群。一整個使用上的感覺就非常舒服,還把每一間民宿老板的故事都描述出來,讓民宿的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

“Tripresso旅游咖”是第三方的團體旅行電子商務平臺,提供友善的使用者介面設計,透過巨量資料的分析與整理,提供客觀評價反映團體旅游產品的差異,幫使用者快速有效地找到適合旅程?!癟ripresso旅游咖”從合作的13家旅行社中幫你挑選出適合的產品,然后把原本單調制式的旅行社行程,依照景點及飯店排列并提供評價參考,由于本身也有旅行社執照,所以收團費再轉給合作的旅行社沒有問題。

“Niceday玩體驗”是以體驗活動的另類旅游網站,可以體驗手作、學習料理、親子活動及戶外活動體驗,還可以進錄音室讓專業的錄音師幫你完成個人EP,還有很多平常很難接觸到的活動,在“Niceday玩體驗”都可以讓你玩到喔!這種主題體驗型的旅游網站很有發展潛力,由于體驗活動的交通都是消費者自理,所以不用旅行社執照也可以販售活動。#p#分頁標題#e#

“KKday.com”是最近新成立的旅游網站,創辦人的陣容非常堅強,有旅游網站連續創業者陳明明,另由前 Yahoo!奇摩總經理陳建銘,與 91買董事長何英圻擔任董事,目標是要成為全球 Local Tour 的最大旅游平臺網站,這對于自助旅行者可以很方便的挑選當地想要體驗的行程,而且有英文版是針對全球的旅客呈現的介面,由于剛上線不久,后續再來觀察。

總體觀察臺灣近20年來旅游網站的發展,還沒有一家真正的跨出國際,頂多只有幾家有跨足到大陸市場,反觀大陸的旅游網站因經濟快速成長,加上市場非常的龐大,近幾年來發展迅速,臺灣的旅游網站業者要怎么應對呢?只做內容可以吸引網友嗎?還是等著被大陸的業者并購?但我覺得只做臺灣市場也并不是沒有機會,主要是看有什么是長久的獲利模式?想想看網友消費者還有什么需求?或許專精主題分眾及結合手機行動運用可以試試?

以上的發展史是我接觸網絡旅游超過15年的一些心得,如果對于內容或是表格有疑慮、遺漏的歡迎來留言討論與指正,我會再修改補充上去,感謝大家。

UPDATE補充

1/26晚上應Daniel邀請參加RTM(Redefine Tourism Mixer)的聚會,認識了很多新的創業家、資深旅游開發者以及新創團隊,才知道這一兩年還有蠻多推廣臺灣在地觀光的旅游網站;如“My Taiwan Tour 又見臺灣”、“Trip Moment 時刻旅行”、“Taipei Walking Tour 臺北城市導覽”、“Round Taiwan Round 玩島玩”,還有共乘的“Tripda”及包車服務的“DingTaxi叮叮包車”,另外“稻田里的餐桌計劃-幸福果食”在地農村體驗及“世界公民島”也是很具有特色。

我與工頭堅兩位老人會后共同的感想就是:想了10年的事終于開始有更多的網絡旅游愛好者能夠聚在一起,為這個領域一起研究及發展推廣,也期待后續RTM(Redefine Tourism Mixer)的規劃!

*為迎合大陸讀者閱讀體驗,旅游圈編輯將文章中“網路”改為“網絡”。

 

【Kevin Tsa】臺灣雄獅旅游集團創新中心總監,英國MBA畢業,從事旅行社業務、領隊、產品超過15年,以及超過10年網絡媒體、行銷、企劃、社群等工作經驗。帶團去過35個國家,擁有臺灣領隊證、旅行社經理人執照及教育部高教司講師證,專研網絡旅游模式及創新社群行銷。

上一篇:機構預測:德翼空難相關旅游線路市場下跌幅度最高達50%

下一篇:Free——大數據下的免費經濟學


日本中文一二区有码在线_无码网站黑人在线观看_99久e精品热线免费_啪啪视频全日本a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