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場動態
我國湖泊分區保護措施
發布日期:2016-10-13
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日前聯合印發《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2013-2020年)》,三部委表示,我國將對水質較好湖泊劃分為5個自然分布區域進行保護,即東北湖區、東部湖區、云貴湖區、蒙新湖區和青藏湖區。
專家認為,開展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折射出國家湖泊治理的思路有所調整,即既要治劣、更要保優。此舉有利于扭轉過去污染越重越能得到重視、越能得到國家財政支持的“逆政策效應”,有助于避免重走太湖、滇池等多個湖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各分區保護策略
根據自然環境的差異性和湖泊環境整治的區域特色,將我國湖泊劃分為5個自然分布區域,即東北湖區、東部湖區、云貴湖區、蒙新湖區和青藏湖區。針對各湖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主要生態功能,分別提出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策略。
1.東北湖區
東北湖區地處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分布于平原地區的湖泊具有水淺、面積小、湖盆坡降平緩等特點,湖泊成因與近期地殼下沉、地勢低洼、排水不暢等因素有關;分布于山區的湖泊成因多與火山活動相關。
東北湖區的湖泊資源開發利用方式以灌溉、水產養殖為主,部分兼具航運、發電或旅游等功能,有的具有飲用水水源功能。
主要問題:東北平原地區土壤肥沃,農業發達,農田退水對湖泊富營養化影響較大。部分山區礦山開發存在生態破壞現象。
主要策略:
?。?)調整湖泊流域產業結構,從源頭上減少污染負荷;
?。?)加大工業點源的污染治理力度,對現有治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加大對因礦產資源開發導致的水污染的防治力度;
?。?)采用適于寒冷條件下運行的污染物削減技術工藝;
?。?)加強面源污染削減力度,控制入湖營養鹽總量。
2.東部湖區
東部湖區瀕臨海洋,地處東亞季風氣候帶,氣候溫暖濕潤,年降水量豐沛,水源補給充足。區內湖泊海拔低、湖盆淺平,主要分布于長江及淮河中下游、黃河及海河下游和大運河沿岸。大多為構造運動或與河流演變有關的構造湖或河跡湖。
東部湖區的湖泊資源開發利用方式以調蓄滯洪、供水、水產養殖、圍墾種植和航運為主,部分兼具飲用水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功能。
主要問題:東部湖區是我國經濟活動最活躍的區域之一,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和強烈的經濟活動導致湖泊水體富營養化和水質污染日趨加重。
主要策略:
?。?)以氮磷控制為主,強化控源減排,實施基于湖泊流域水環境承載力的污染負荷總量控制,對入湖河流進行綜合整治;
?。?)退耕(退圩)、退塘還湖還濕,增強湖泊自然修復能力;
?。?)開展湖泊流域濕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或維持水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生境完整性和多樣性;
?。?)取締湖內的投餌養殖,發展生態漁業;
?。?)合理布局與優化運營水事工程,減少水事工程對湖泊生態環境的影響。
3.云貴湖區
云貴湖區地處亞熱帶西南季風氣候區,湖泊主要分布在斷裂帶或重要水系的分水嶺地帶,多為構造湖和淡水湖,湖深而水澈,終年不結冰,年水位變幅不大,換水周期長,生態系統脆弱,特有物種多。
云貴湖區的湖泊資源開發利用方式以灌溉、供水、航運、養殖和旅游為主。該湖區湖泊水生生物物種豐富,有較多的特有魚類、大型底棲動物、高等水生植物等,是重要的生物資源寶庫。
主要問題:區內湖泊流域連通性差,換水周期長,生態脆弱,易發生水體富營養化,遭受破壞后恢復和治理難度大。
主要策略:
?。?)加強湖泊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防止外來物種入侵;
?。?)實施湖濱緩沖區、入湖河道生態修復以及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育等措施;
?。?)以入湖河流為主線,以清水產流為主要治理思路,以削減氮、磷入湖污染負荷為主要措施,防止水體富營養化。該湖區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是流域生態修復、物種多樣性保護和水體富營養化防控。
4.蒙新湖區
蒙新湖區位于北部內蒙古至新疆間的內陸地區,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湖區內湖水補給量少且蒸發量大,極易濃縮形成閉流類的咸水湖或鹽湖。區內河流多是彼此獨立的內陸盆地水系。
蒙新湖區的湖泊多為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具有區域生態環境調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要生態功能,對西部生態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湖泊開發利用方式以養殖水產和灌溉為主。
主要問題:蒙新地區湖泊湖面萎縮,水質鹽化、沼澤化現象嚴重。區內工農業快速發展導致工農業用水量大幅增加,污染防治壓力不斷加大,湖泊水環境形勢嚴峻。
主要策略:
?。?)加強農田退水污染防治;
?。?)加強工業污染防治,特別是礦山開發的污染防治及生態修復;
?。?)加大湖泊內源污染治理力度,實施底泥疏浚等工程;
?。?)推廣節水技術,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
?。?)確保湖泊生態水位,防止湖泊萎縮和水質鹽化。
5.青藏湖區
青藏湖區位于高海拔地區,湖泊數量多、面積大,氣候嚴寒,降水稀少;區內湖泊多分布在一些和山脈平行的山間盆地或巨型谷地中,湖盆陡峭,湖水較深,湖水主要靠高山融水補給,湖泊水位變幅較小,以咸水湖和鹽湖為主,湖泊生物物種獨特。
青藏高原湖泊水資源豐富,其獨特的生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資源,是重要的生物資源富集區域。
主要問題:青藏湖區多為藏教文化圣地,一些湖泊被尊為“圣湖”。區內人口稀少,湖區以農牧業為主,人類活動對湖泊干擾較小。全球氣候變化和水資源開發是影響湖泊生態環境的主要因素。
主要策略:
?。?)合理控制湖泊旅游開發;
?。?)加強流域生態保育,保護獨特的水生生物物種資源;
?。?)合理控制載畜量,減輕牧業對湖泊生態環境的影響;
?。?)加強農牧民集中生活區生活污染治理。
上一篇:露營地是新型旅游消費的“吸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