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規劃設計
國內景區規劃有哪些空間布局模式?
發布日期:2016-10-13
海森旅游規劃院認為空間布局對旺季游客分流有明顯作用,應放在景區規劃的重要位置。景區空間布局實際上是對景區范圍內的土地和旅游資源、設施劃片分區的過程,一般以主題性、主導性、完整性、集中功能單元、環境保護原則為基礎來進行。常見的空間布局模式是以下幾種模式的應用和演化。
1.同心圓模式
多見于國家公園,由內到外分為核心保護區、緩沖區和開放區,中心是受保護區域,不做大體量開發,越往外旅游開發強度越大。
2.社區-吸引物模式
通常在景區中心位置布局旅游服務中心,其它吸引物圍繞其而建設,用發達的交通線路鏈接服務中心和各吸引物。
3.游憩區-保護區模式
針對地形特殊且資源保護要求相對高的景區,游憩區與保護區之間存在一定距離,保護區通常不做開發,盡可能保持原貌。
4.雙/多核模式
針對資源豐富且呈多點密集分布狀態的景區,在資源較為密集的地區布置旅游接待設施、娛樂設施等。
5.核心環模式
多見于一般的資源保護要求不高的景區,以核心吸引物為中心,酒店、餐館、商店等旅游服務設施環繞其布局,設施與核心吸引物之間用道路相連,形成圓環。
1.同心圓模式
多見于國家公園,由內到外分為核心保護區、緩沖區和開放區,中心是受保護區域,不做大體量開發,越往外旅游開發強度越大。
2.社區-吸引物模式
通常在景區中心位置布局旅游服務中心,其它吸引物圍繞其而建設,用發達的交通線路鏈接服務中心和各吸引物。
3.游憩區-保護區模式
針對地形特殊且資源保護要求相對高的景區,游憩區與保護區之間存在一定距離,保護區通常不做開發,盡可能保持原貌。
4.雙/多核模式
針對資源豐富且呈多點密集分布狀態的景區,在資源較為密集的地區布置旅游接待設施、娛樂設施等。
5.核心環模式
多見于一般的資源保護要求不高的景區,以核心吸引物為中心,酒店、餐館、商店等旅游服務設施環繞其布局,設施與核心吸引物之間用道路相連,形成圓環。
下一篇:旅游策劃公司主要工作職責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