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9388591    18675872398
  • 旅游綜合體落地策劃
  • 溫泉旅游主題化-中山項目
  • 水上游樂全季化
  • 景區升級度假化
  • 海森文旅(旅游策劃公司)擔綱中國首家地心文化主題公園的旅游規劃、旅游策劃以及旅游規劃設計
  • 打造康養度假新高地(明月山項目)
旅游市場動態

守護文化遺產才能開創未來

發布日期:2016-10-13
  搶救福建三明市萬壽巖遺址、指導河北正定古城保護工作、批示加強731遺址群修護、強調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對推動保護和搶救文化遺產的身體力行,展現了共產黨人的歷史情懷和文化自覺,對全黨全社會更是一種示范和倡導。珍視文化遺產,傳承中華文明,我們才能把根留住、贏得未來。
  “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泱泱中華,歷史悠久,文明博大。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的燦爛文化,是我們生生不息的根和魂。從巍巍長城到蘇州園林,從三坊七巷到傳統村落,各類文物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著歷史信息和文化基因,承載著我們這個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成為民族歷史不可替代的見證與象征。
  當前,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文物事業面臨著新的任務和挑戰。近年來,文物保護經費投入大幅遞增,一些重要文物得到搶救,文物保護執法力度不斷增強,文物保護工作取得了扎實成績。但也應看到,一些地方文物保護方式過于簡單化;許多城市在開發建設中,毀掉古建筑、搬來洋建筑,城市逐漸失去個性,導致“建設性破壞”。這就要求我們在新形勢下,要不斷加大文物保護力度,開創文物事業的新局面。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我們必須認識到,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屬于我們也屬于子孫后代,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能為了謀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壞全社會和后代的利益。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文物工作者應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建設與保護的關系,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擦亮歷史文化遺產這張金名片。
  傳承歷史文脈,既要讓文物留得住,也要讓文物“活起來”。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創新方式方法,推動文物保護成果創造性轉化,加強國際文化交流,就能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就能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更好地傳承文化、凝聚精神。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匯眾智、集眾力,扎扎實實地做好歷史文物保護工作,書寫現代文明與文化遺產相融共生的嶄新篇章,為民族復興夢想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上一篇:都市休閑農業旅游開發模式有哪些?

下一篇:發展旅游產業 提升文化內涵是重點


日本中文一二区有码在线_无码网站黑人在线观看_99久e精品热线免费_啪啪视频全日本a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