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探路產業結構調整仍舊擺脫不了旅游業依賴
13.3%、19.8%、66.9%,這組數字是2013年三亞市第一、二、三產業在全市總收入中的占比構成。
26.6%、57.9%和62.7%,這組數據則分別是2013年房地產業在三亞市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及地方稅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在 “2014年三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三亞市市長王勇坦言,新興高增值產業尚未形成足夠強勁的增長點。
作為一座依靠房地產和旅游業拉動經濟發展的城市,三亞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逐步獲取了越來越強大的財政資源,但如何將這些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
三亞市財政局總會計師劉錫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近幾年三亞政府一直在談產業轉型,但三亞本身基礎薄弱,三亞的實際水平與政府政策的頂層設計還有很長一段差距,“我們只能摸索著,朝著既定的方向慢慢走。”
產業轉型 三亞不遺余力
“三亞正將大力發展金融產業、智慧產業、總部經濟等作為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2013年6月15日,三亞市副市長李柏青在上海舉行的海南省投資推介會上如是說。
據了解,三亞率先在海南省提出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的概念,2012年伊始,三亞不斷完善各項措施,先后出臺了《三亞市培育促進總部經濟發展暫行規定》,鼓勵各類國際性、全國性、大區域性總部和職能性總部企業入駐三亞。
三亞著力打造的另外兩大產業,分別是智慧產業和金融產業。
《三亞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年)》提出了“把三亞建成創新創意高地的發展目標”,旨在通過發展創新創意產業促進三亞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打造三亞新的經濟增長點。
為此,三亞市連年追加安排專項資金,加大對創意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技術平臺建設的投入。據媒體報道,2013年創意產業園區完成投資近10億元。
金融產業方面,2011年10月,三亞市出臺支持金融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目前,已經有多家金融機構的總部和分支機構落戶三亞。
基礎不足 轉型任重道遠
但是,以旅游業和房地產業為龍頭的三亞經濟,特別是地方財政收入,帶有很大的脆弱性。由于缺乏工業文明的熏陶,三亞經濟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底蘊不足,資源利用率亟待提高,產業結構不盡合理,這些都為三亞的產業轉型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劉錫安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幾年三亞市政府一直在談產業轉型,譬如打造高端、深度旅游,提高金融等產業比重,希望旅游業、房地產行業和其他新興產業的整體結構均衡發展,總體來說,取得了不錯的成效。#p#分頁標題#e#
“但三亞本身基礎薄弱,政府在誘導產業的過程中常在人才資源、政策環境等方面遇阻,短期內很難說能在產業轉型上取得一個怎樣的效果。”劉錫安認為,“三亞的實際水平與政府政策的頂層設計還有很長一段差距,我們只能摸索著,朝著既定的方向慢慢走。”
三亞市統計局也在其官網上分析了金融產業發展面臨的困境,“總體上看,我市金融業仍然處于傳統金融業向現代金融業轉型時期,金融業推動金融資本向產業資本轉化的效率還不高,金融資源優勢[3.74%]還難以有效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在結構、質量、效益等方面,與我市對金融業的發展定位、區域經濟以及我市經濟發展的需求相比,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海森旅游規劃設計院2002年成立,與海森機構其他成員企業共同構成了旅游度假項目策劃規劃→設計建造→經營管理全程服務鏈條,是中國最好鄉村旅游規劃公司和景區規劃公司。
上一篇:旅游IPO不能過度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