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避免“互聯網化”成為陷阱
酒店、機票、簽證,互聯網旅游的價格戰正在越來越廣泛地波及整個旅游產業鏈,對中國電商而言,以低價搶掠市場,改變行業競爭格局已成慣用打法,但需要思考的是,打破了舊的商業模式,如何重建新的商業模式?價格戰導致的結果不一定是贏家通吃,最常見的是兩敗俱傷,甚至損害了整個行業。
有人會說,互聯網精神的核心之一就是免費。但免費的目的是為了什么?是為了獲得用戶,是為了在用戶身上攫取更多的附加商業利益。永遠沒有免費的午餐,企業總是要賺錢的,無非先賺后賺而已。且免費模式并非適用于所有行業,你提供免費或低價的資訊、食品、服裝、酒店、機票,質量不會打折扣,而基于人的專業服務,如何在免費的情況下保證質量呢?
中青旅控股總裁張立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所謂價格戰,玩真的就是自殺,玩假的就是他殺。從客觀規律上看,價格戰必然是不可持續的,永遠都是市場重構過程中的短期行為。消費者必須明白:犧牲價格必然會犧牲服務體驗,當服務變得廉價甚至“無價”時,那就不要對服務的品質抱有太大期待。(旅游業的很多人都認為,旅游服務是一種“期望值”管理,既然價格有高低,那么合理設定期望,也是一種消費理性,很多旅游投訴都是期望值未達預期導致的。)
毋庸置疑,互聯網正在深刻改變這個時代,互聯網化是傳統旅行社,乃至所有傳統行業的必經之路,不去正面擁抱互聯網的企業是沒有未來的。但同時也要謹慎避免“互聯網化”成為一個陷阱,把傳統旅行社再度拖入惡性競爭的泥沼。比如說,互聯網有追求低價的基因,而傳統旅行社在過去若干年的低價競爭中已經做到“無價可降”,再拼低價,只能把行業引向徹底塌陷。要明白,問題的核心在消費者,與其說要傳統旅行社去迎合互聯網,不如說去迎合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
隨著市場和消費者變化,很多旅游企業意識到:單一產品越來越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供更多樣化的、更完整品類的旅游服務是一大趨勢。但任何產品創新都應以提升消費者體驗為前提,價格戰提供了實惠,但并沒有提升體驗,甚至還在損害體驗。我始終堅信,中國消費者早晚會從重視價格轉向尊重服務,有服務優勢和產品創新能力的旅游企業會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互聯網改變了很多事物,改變了消費者習慣和商業面貌,但有些事物互聯網無法改變,所有產業存在的基礎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核心價值。傳統旅行社要堅守的核心價值在于能否提供更高效優質的專業服務,創造更深刻的旅游體驗,滋養人們的精神和心靈,而并非是無止境的降價。(來源:中國旅游報)#p#分頁標題#e#
下一篇:經濟型酒店遭遇寒冬謀求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