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9388591    18675872398
  • 旅游綜合體落地策劃
  • 溫泉旅游主題化-中山項目
  • 水上游樂全季化
  • 景區升級度假化
  • 海森文旅(旅游策劃公司)擔綱中國首家地心文化主題公園的旅游規劃、旅游策劃以及旅游規劃設計
  • 打造康養度假新高地(明月山項目)
旅游規劃設計

旅游規劃|國內旅游小鎮發展三大模式

發布日期:2018-04-02
  在這個快速變革、呼喚創意的時代,具有多重功能的旅游小城鎮備受熱捧,成為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一大引擎,一大批旅游小城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根據旅游產業在旅游小鎮中的產業地位,確定旅游小鎮發展三大模式:“旅游聚焦”模式、“旅游+”產業模式、“產業+”旅游模式。

  模式一:“旅游聚焦”模式
  特征:旅游業是小鎮的核心產業,是小鎮經濟發展的核心主動力
  功能特點:國內傳統古鎮、第一批旅游小鎮大多屬于此類,觀光、休閑、旅游接待服務功能發展較早,也是目前此模式下小鎮的主體功能,隨著小鎮建設升級,體驗、商業、養生、度假等功能逐漸豐富。
  開發模式:主體模式—政府與企業合作成立旅游開發公司共同開發,“政府直接開發管理”模式與“企業自主開發運營”模式相對較少,前者如湯口小鎮、后者如烏鎮。
  盈利模式:“門票+旅游經營性收入”為主,門票多在百元以上。
  適配條件:旅游資源(含可用于旅游開發的自然、人文資源)富集或旅游區位優勢明顯之地。

  案例透視:古北水鎮
  京郊罕見的山水城結合的自然古村落,是典型的北方旅游度假小鎮

國內旅游小鎮發展三大模式

  項目區位:位于北京市密云縣古北口鎮,背靠中國最美、最險的司馬臺長城,坐擁鴛鴦湖水庫,是京郊罕見的山水城結合的自然古村落。與河北交界,距離北京市1.5小時,距離承德市約45分鐘車程。
  項目規劃:擁有43萬平方米精美的明清及民國風格的山地四合院建筑,含2個五星級酒店,6個小型精品酒店,400余間民宿、餐飲及商鋪,10多個文化展示體驗區及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
  項目特色:具悠久歷史,在原有守衛長城軍民混建而居的古堡基礎上發展起來,其現存的“司馬臺古堡”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城+古鎮”是罕見的雄偉自然、文化景觀混合在一起的歷史人文風景區。
  項目定位:“觀光+休閑+度假+會議”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型景區。
  營銷策劃:以北京、華北地區為主,全球營銷。
  規劃布局:景區主體+司馬臺長城,各有千秋的景區組合
  景區沿主一路呈東北-西南向條帶狀分布;古鎮與保護區嚴格分離,古北水鎮包含景區主體和司馬臺長城兩大板塊;其中,景區主體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板塊:民國街區、水街歷史風情區、臥龍堡民俗文化區、湯河古寨區。
  開發運營:開發模式、投資運營團隊等多方面深度復制烏鎮模式
  借鑒烏鎮,以“整體產權開發、復合多元運營、度假商務并重、資產全面增值”為核心,“觀光與休閑度假并重,門票與經營復合”,實現“高品質文化型綜合旅游目的地建設與運營”。
  開發措施:設立司馬臺長城保護專屬區和旅游專屬區,保護區與旅游區嚴格隔離。
  景區塑造:整舊如故,騰龍換鳥、古鎮現代化。具體的做法可歸納為“遷、拆、修、補、飾”五個字。
  對于原住居民,被安置在古鎮外圍,原有住房全部作為商業開發,用作酒店、餐飲、商業,而原主居民可以優先返回到古鎮參與旅游服務行業中。

  商業模式:觀光與度假并重、門票與景區內二次消費復合經營的商業模式
  商鋪業態:
  一是散狀分布的特色小吃、書店、服裝等店鋪,此類店鋪多集中在民宿周邊,通過購物加深游游客對水鎮風情的情感體驗。
  二是老北京特色商業街商鋪,此為古北水鎮最大的特色。開發公司負責所有經營權的審批,整體管控。并吸納原住民作為公司工作人員,解決其收入,客棧及店鋪是主要就業領域。
  商業業態:
  一類為民宿,通過對其的整體改造,形成準4星標準的度假酒店,以客棧命名,由開發公司統一經營管理,工作人員為原住居民,公司給予他們餐飲的經營權,并嚴格控制經營規模。工作人員需要對客房進行打掃和清潔服務,以此盤活民宅,提高就業率,發揮原住民的服務意識。
  另一類為標準的4、5星酒店,提供高端的商務配套,滿足商務客的需求,成為商務會議,公司年會的不二場所。

  盈利構成:當前項目主要收入來源:門票+旅游經營收入
  項目一期主要包括水街、1個五星級酒店,1-2會所,部分民宿,司馬臺長城(包括上長城的索道),還有一些民俗館等。二期預計以旅游度假公寓住宅為主。因此,當前項目的主要收入來自門票+旅游經營收入。

  模式二:“旅游+”產業模式
  特征:旅游業是小鎮的主導產業,在其帶動促進作用下,健康產業、旅游地產、文創產業等其他相關產業蓬勃發展。

  案例透視:彝人古鎮
  古建筑為平臺、彝族文化為“靈魂”,旅游文化與商業住宅相結合,成為新古鎮開發的典范

國內旅游小鎮發展三大模式

  概況:位于云南楚雄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規模體量:總占地約3161畝,總建筑面積150萬平方米,總投資32億元。
  總體定位:大眾消費型民俗旅游商業街區,昆明的后花園、“滇西旅游黃金線”上的第一站。
  項目特色:以古建筑為平臺、彝族文化為“靈魂”,集商業、居住和文化旅游為一體的大型文化旅游地產項目。
  市場定位:中端團體休閑度假、旅游觀光游客。
  收益:自2006年開街以來,旅游人數和收入直線增長。2008年游客量250萬人次,收入1.6億元;2016年接待游客超過1000萬人次。

  建設布局:項目整體設計、分期實施,以路網和水系形成“中間商業、兩側住宅”的商住分區格局
  開發模式:彝族文化與商業有機融合形成特色吸引,地產物業建設隨之上馬
  運營管理:統一運營管理,對商戶金融扶持,激活商業活力
  盈利模式:“旅游+地產”收入,雙輪驅動古鎮盈利
  門票&二次消費
  彝人部落B區成人票:120元
  彝人部落A區成人票:160元
  彝人部落VIP區成人票:200元
  另:休閑、餐飲、購物等活動構成古鎮二次消費收入。
  商鋪&住宅

  模式三:“產業+”旅游模式
  特征:旅游業是小鎮的特色引領產業,依托小鎮內的核心產業,如食品工業、制造業、文創產業、藝術產業等發展并受其影響較大,旅游業既是核心產業的衍生產業也是其品牌推廣宣傳的載體與窗口。
  功能特點:與核心產業相關的“體驗、文創、科普、購物、休閑、演藝”功能為主體,兼有觀光、商務等功能。
  開發模式:企業自主開發運營模式占絕對主體。
  盈利模式:產業收益占主體,旅游收入相對弱化,旅游收入以“大門票/小門票+旅游經營性收入”為特點。
  適配條件:品牌產業、工藝技藝、藝術文化等資源優勢明顯且具有較強的旅游轉化、延展能力之地。

  案例透視:歌斐頌巧克力小鎮
  集“產業、旅游、文化…”于一體的“國內首家、亞洲最大”的巧克力特色旅游地

國內旅游小鎮發展三大模式

  區位概況:位于浙江東北部的嘉善縣,從小鎮出發5分鐘到達嘉善南站,高鐵到上海僅需23分鐘,從杭州出發也僅需34分鐘,2014年對外營業。
  發展概述:小鎮以巧克力文化為核心,以巧克力生產為依托,以文化創意為手段,充分挖掘巧克力文化內涵,拓展巧克力文化體驗、養生游樂、休閑度假等功能,打造成為集巧克力生產、研發、展示、體驗、文化、游樂和休閑度假于一體的二三產業相融合的經濟綜合體。
  發展成就:2015年5月成功入選浙江省首批服務業特色小鎮。目前,小鎮旅游市場已輻射到長三角地區乃至東北、廣東等地。

  建設布局:生產中心+體驗中心+浪漫板塊…構建甜蜜浪漫世界
  運營管理:一個投資建設主體、完善可操控的投資營收計劃
  盈利模式:
  一個收入主體—巧克力產業/銷售收入,
  特色收入補充—旅游收入
  歌斐頌巧克力小鎮門票價格及人均消費:
  門票:35元;成人票:70元;門票+巧克力DIY制作成人票:120元;門票+DIY制作親子票1大1?。?55元。
  購物消費+私人定制巧克力收費+餐飲消費+游樂消費≈250元/人(成人)

小結:發展模式對比
國內旅游小鎮發展三大模式

上一篇:旅游規劃|關注鄉村振興,十個案例告訴你可以做什么!

下一篇:旅游規劃|傳統村落如何成為鄉村度假綜合體?


日本中文一二区有码在线_无码网站黑人在线观看_99久e精品热线免费_啪啪视频全日本a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