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旅游,我們并不真正了解
在談論5G將如何改變旅游之前,先要認識5G。
簡單來說,5G就是第五代移動電話通信標準,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是4G之后的延伸。
從特性上看,與4G相比5G帶來最直觀的提升就是網絡速度會更快,能夠連接的設備會更多,信息傳送的延遲時間也會更短,5G網絡的理論下行速度將達到10Gb/s。
5G另一個明顯區別前面幾代技術的地方在于,包括4G之前都是先大規模部署網絡然后再尋找、培育應用,而且是國外將技術發展成熟后國內才開始部署。到了5G時代國內與國外的技術標準、網絡部署等是同步的,我國即是參與標準的制定方之一,也將是首批部署5G網絡的國家之一??傊M管目前關于5G已經討論的相當熱烈,但從根本上來說,5G還并不完善、存在需要進一步拓展明確的空間。所以5G究竟能夠為其他行業做些什么,還需要跟行業需求方共同探討摸索。
從這一點來講,5G使得通信行業與其他行業的聯系更加密切,未來應用的范圍也將會更加廣泛,可以搭載更多行業技術,如人工智能、VR、AR、8K高清視頻、自動駕駛、無人飛機等。
5G就像是一條比4G更為寬廣的高速公路,為各行業新技術的創新提供了最為基礎、最充足的技術保障,也如同高效的粘合劑,將其他各行業的創新技術更加緊密的粘合在一起。
那么,基于5G技術的強大支持,旅游行業能夠發生哪些新的改變?
這一點還是需要從旅游行業的根本需求出發,目前來看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針對游客服務與體驗的提升,另一方面就是對景區自身運營管理的改進。
早在去年12月,中國聯通已在河南紅旗渠率先試水了“5G+智慧景區”新項目,結合紅旗渠景區的特點和需求,5G+VR全景直播、5G+AR慧眼、5G+AI社交分享、5G智慧鷹眼等新技術已經在景區局部試點。
比如5G+VR全景直播,VR在旅游領域使用度相對較高,但受限于技術的原因,在自然風光型景區想要實現全景VR全景直播難度比較大,但在5G時代,結合無人機的使用,5G+VR體驗效果更為明顯。
當無人機盤旋在紅旗渠景區百米上空時,通過5G實時傳回紅旗渠全景高清畫面,游客即使在千里之外,帶上VR眼鏡,也像己身在無人機上,等同于開啟了上帝視角,不但能夠通過4K高清鏡頭720度清晰俯瞰人工天河紅旗渠,還絲毫沒有卡頓、暈眩等4G時代副作用,體驗感大幅升級。
再比如5G+AR慧眼,可以通過語音、文字、圖片、高清視頻和3D模型等素材形式,借助AR眼鏡讓游客進一步“看懂”景區;5G+AI社交分享通過鷹眼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為游客一鍵快速生成一份包含圖片、文字和視頻的游記,并支持刪減修改成為游客自己的游記用于分享。
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可以讓游客在景區游玩的體驗大幅提升,讓游客的游玩更為深度、更為方便。
基于旅游的另一款應用5G智慧鷹眼,則會對景區管理帶來更大的提升,智慧鷹眼能夠利用圖像采集終端加5G通信模組的方式,完成視頻及圖像回傳,在通過5G+MEC+AI進行分析,可以捕捉到進入景區的每一位游客、車輛,并能夠覆蓋到景區復雜區域,讓景區的管理更加精細化,提高景區對于人員車輛的管理。
盡管5G現階段發展態勢如火如荼,但也應注意到,2019年僅僅是5G發展的元年, 目前來看,5G帶來的影響和改變更多將是在B端,是對行業的影響,對于C端消費者來說,現階段能夠感受到的變化有限。
一方面,是5G終端產品現階段匱乏,國內首批5G手機上市要等到2019年下半年,且價位會高于一般4G手機,以華為推出的5G折疊屏手機HUAWEI Mate X來說,定價2299歐元,約合人民幣17500元。
另一方面,5G被大規模商用還需要時間,要等到2020年左右,等技術更加穩定成熟,與應用結合更為緊密之后,消費者才能真正如4G般體會到5G帶來的改變。
具體到旅游行業,盡管景區已經開始布局5G,覆蓋5G網絡,但由于目前游客手機作為終端設備不支持5G,所帶來的體驗效果還需要借助CPE等設備,在體驗感上不能達到完美效果。
長遠來看,隨著5G技術的發展成熟以及終端設備的普及,5G為C端消費者帶來的體驗升級會更加明顯,屆時消費者也將成為5G內容的生產者,亦如當年手機拍照逐步取代了數碼相機,5G時代,游客也能夠直接使用手機等終端實現VR高清全景直播也未可知。
為了更好的研發5G技術,中國聯通于2018年8月成立了5G創新中心,主要負責聚焦5G行業應用創新,開展應用創新合作等工作。
現階段來看,5A級景區是中國聯通5G重點擴展目標,但是由于各個景區情況各異,管理層對于5G的認知深淺不一,如何讓5G+功能以更好的形式落地,如何維護迭代、如何選擇第三方合作伙伴,這些都需要時間。
可以肯定的是,5G正快步向旅游行業走來,中國聯通正在提前布局,成為5G于旅游行業結合的賦能者和推動者,未來中國聯通對于5G的應用能力開發是開放的,我們歡迎更多企業來平臺上開發各種各樣的應用,無論是TO C還是TO B,只有開放的態度,才能推動5G的快速發展。
(講述人:中國聯通5G創新中心戰略合作實驗室總監韋廣林)下一篇:真有1萬多家旅游企業倒閉?權威數據透露到底有多少旅企破產、注銷和清算